工業pH計作爲化工、環保、水處理等領域監測水體酸堿度的關鍵設備,其測量精度直接影響生產工藝穩定性與水質達標率。由于電極性能會隨使用時間、環境溫度等因素漂移,定期校准成爲保證數據可靠的必要環節。以下從校准前准備、單點校准、兩點校准及校准後確認四個維度,詳解pH計的標准化校准流程。
校准前的准備工作是保障校准效果的基礎。首先需根據現場測量範圍選擇合適的標准緩沖溶液,常用的有pH=4.00、pH=7.00、pH=10.01三種,確保待測水樣的pH值落在所選標准液範圍之間。標准液需使用新開封的試劑配制,或直接選用商品化的校准液,避免因溶液變質導致校准偏差。同時,需檢查pH電極狀態:觀察電極球泡是否破損、是否附着油汙或沉積物,若有汙染需用0.1mol/L鹽酸溶液浸泡30分鍾,再用蒸餾水沖洗幹淨;電極填充液液位若低于刻度線,需及時補充專用電解液,確保電極響應靈敏。

單點校准適用于測量精度要求較低或水體pH值波動較小的場景。校准前需將
工業pH計切換至“校准模式”,用蒸餾水沖洗電極3次,並用濾紙吸幹殘留水分。將電極浸入pH=7.00的標准緩沖液中,輕輕攪拌溶液使溫度均勻,待儀器讀數穩定後,按下“校准”鍵,儀器會自動記錄該點的pH值作爲基准。校准完成後,取出電極沖洗幹淨,可浸入另一杯同濃度標准液中驗證,偏差應≤±0.02pH,否則需重新校准。
兩點校准是工業場景中更常用的校准方式,能覆盖更廣的測量範圍,提高精度。第一步與單點校准相同,先校准pH=7.00的中性標准液,建立零點基准;第二步根據待測水樣的酸堿性選擇第二點標准液:若測量酸性水體,選用pH=4.00的標准液;若測量堿性水體,則選用pH=10.01的標准液。將沖洗幹淨的電極浸入第二點標准液,待讀數穩定後按下“確認”鍵,儀器會自動計算電極斜率,完成校准曲線繪制。若斜率超出正常範圍,需檢查電極是否老化,必要時更換新電極。
校准後的確認與記錄不可忽視。校准完成後,需用第三種標准液進行准確度檢驗,測量值與標准值的偏差應≤±0.05pH。同時,需記錄校准時間、標准液濃度及溫度、電極編號、校准前後的偏差等信息,形成校准台賬。若工業pH計帶有溫度補償功能,校准過程中需確保標准液溫度與儀器顯示溫度一致,或手動輸入溶液實際溫度,避免溫度誤差影響校准結果。
工業pH計的校准並非一勞永逸,建議每周校准一次,對于頻繁使用或測量高汙染水體的設備,應縮短至每日校准。通過規範的校准流程,能有效消除電極漂移帶來的誤差,確保pH計在工業生產中持續提供可靠的測量數據,爲工藝調控和水質達標提供精准的技術支撐。